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9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让经典老镜头在爱国者哥窑上光芒四射 (镜头并不是除了红圈就是金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见惯左牌子粪粪之间的互相攻击谩骂
就不提型号了 直接用最爱国的 爱国者哥窑代替
粪粪退散 沙发不留  再次声明 转帖

图片全部不是我拍的 都是网上的 拿来当分割线用而已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14 编辑 ]

1002272306a8ee8c0716f0a9b2.jpg (40.94 KB, 下载次数: 10)

1002272306a8ee8c0716f0a9b2.jpg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0:12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爱国者哥窑的好友及使用者:

   我使用爱国者哥窑也快4个月了,接触下来感觉十分的舒适,??(大老爷们拿个爱国者哥窑)??我不是变态,是真实的感受---方便的操控,多样的场景,轻松的携带,酷酷的外型,超大的镜头群,还能和拿着爱国者哥窑的美女搭讪~~~呵呵 ,这个也是很重要的理由!!!

   本人怀旧,也喜欢摆酷,(好像有点矛盾),所以最喜爱的是让老镜头在新机器上面焕发特有的色彩,相信很多玩家也是这么想的。鉴于一年多本人自己使用情况以及查阅资料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老镜头的一些看法以及介绍。

内容有些是直接网上找来的 我整理了下,不是我要抄袭,只是为了大家方便分享。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2:58 编辑 ]

1002272306cc71fc2f90bbcbf0.jpg (86.55 KB, 下载次数: 11)

1002272306cc71fc2f90bbcbf0.jpg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0:42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说下转接可以转接多少不同卡口的转接环,尼康AI,电影头C口,美能达MD,MC口 佳能EF FD,M42口,柯尼卡AR口,徕卡M口,雅西卡CY口,雷丁那DKL口,奥林巴斯OM口,索尼MA口,徕卡LR口,阿而帕ALPA口,爱克山泰口,禄来QBM口,宾得PK口,百佳PB口,徕卡M39口,康泰时G口,M3/4口,M42X0.75口,腾龙百搭口。还有什么我想不出了。反正这些都能转爱国者哥窑机身,而且无限合焦!!

  下面说说我们常见的镜头吧 老镜头分为:日系,俄系,东德,西德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9 编辑 ]

1002272306efc0904149d38756.jpg (105.89 KB, 下载次数: 13)

1002272306efc0904149d38756.jpg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1:06 | 只看该作者
日系:主要是富冈,旭光,美能达,适马,腾龙,图丽。(老镜头,佳能和尼康就不入列了)还有很多副厂的也不出席了。我只选一些大家能很轻松拥有但是不是天价那种(我也只玩得起这种)

一:富冈:Tomioka,本身並不是一個品牌,而是個大型光學代工廠,幫日本甚至許多德國品牌出鏡頭。德國兩大日本代工品牌Revuenon跟Beroflex,大多都是富岡光學派系的產品。富岡光學派除了很稀少的本身品牌外,最大的旁支便是Mamiya跟Yashica這兩間公司了

Tominon 55mm F1.4:在那個年代,只要是這個結構,一定是富岡做的。這顆算是當年最出名的鏡頭,成像非常優異,絕對有德國水準。橫跨超過10個品牌,很常見,不貴。

玛米亚mamiya:富冈

auto版本的Mamiya,色彩大多很清麗,帶有陰柔的感覺(簡單說就是娘砲),有點接近大姑媽,但沒有那種暖調。成像細膩綿密,但不是走銳利路線,可能因為這樣,到了現代才不受人歡迎。

SX版本可就了不起了,基本上就是Rollei的鏡頭,成像鮮明銳利,層次豐富,絕對有和蔡司不相上下的實力。可惜因為SX出現的時間太晚,已經是M42的末期,所以无法打响名号。SX版本都沒有A/M开关,需要封頂針的接環才能使用。

28mm f2.8:非常優異的廣角鏡,不太容易見到。(1000-1200左右)这个有2种口径我说的是58MM的,还有个49的不怎么样。

55mm f/1.4:富岡那顆最出名的標頭

135mm f/2.8:成像陰柔到接近陰森的鏡頭,拍人可以拍出「水一般皮膚」的奇妙質感,有名的美人鏡頭。

雅西卡Yashica:富冈

Yashica的鏡頭分為4大時期,首先是Yashinon時期,這時期的鏡頭在二手市場不太常見,而且成像品質似乎也不算讓人滿意。

第二時期是DX鏡頭,單層鍍膜。但這個時期據說是用料最好的時期,成像品質非常好,可以跟德頭拼。

第三時期是DS鏡頭,實驗性多層膜。這個時期的產量似乎較大,與DX差不多,據說風格有些變化。

第四時期是DS-M的多層鍍膜,很多M42的老前輩都建議,這個時期就別買了

各个时期都有很多标头留世,大家最好购入第二,第三时期的。价钱不贵一般800左右能拿下很好成色的标头了。

亚西卡Y/C卡口镜头有YUS、DSB、ML的分别。ML=Mutiple Layer coating 多层镀膜,DSB是单层镀膜,YUS是Yashica US的省略,是在美国产的,也是单层镀膜,现早已停产。ML系列的质量比DSB系列的好得多,无论是外观制作还是成像质量.蔡司T* DISTAGON35/2.8、28/2.8(价格相对较低)和亚西卡ML系列的35/2.8、28/2.8两者外观十分相近,但镀膜明显不同, 蔡司T*镀膜名气大.确实不同凡响,望去一片黝黑,反光极小。ML镀膜反光稍大 .ML稍稍偏冷调, 而T*镀膜有些偏暖调.,其它的差别当然还有一些, 但它们的差别远没拍摄中的其它因素大, 无论从清晰度、色彩、畸变、分辨率来看都相当接近。蔡司T* DISTAGON35/2.8、28/2.8的二手价格在2600左右,亚西卡35/2.8、28/2.8在800元左右.雅西卡(YASHICA) ML 50mm/F1.4的标头……..网上对雅西卡的这个头评价很高啊!——“成像非常銳利鮮明,和Contax 50mm/f1.4是雙生鏡別人借來比對用的Contax50mm/1.4,實際拍攝成像不分軒輊,可說是窮人的Contax,這支也可能是Yashica自有鏡頭裏質素最佳的一支”“著名的YASHICA镜头,CARL ZEISS的同门兄弟,老玩家都清楚。这颗是ML版本的标头,YC口,网上评价与ZEISS T* 50/1.4不相上下,惟色彩Y头稍显混浊,但价格只有ZEISS 50/1.4的一半不到,性价比非常高……..全金属

介紹到當年日本第一把交椅的旭光學了,這年代Asahi Pentax所出的大姑妈鏡頭,到現在還有很好的口碑,價錢並不便宜。

大姑媽共分為4大時期,分別為自動大姑媽(auto-Takumar)、超級大姑媽(Super-Takumar)、超級多層大姑媽(Super-Multi-Coated Takumar)、還有SMC大姑媽(SMC Takumar)。

超級大姑媽為2至3層鍍膜,全金屬打造,很多顆都不惜工本用上鑭系玻璃,成像非常細膩,層次分明,空間感極佳,但卻不一定銳利,且容易偏黃。

超級多層大姑媽基本上跟超級大姑媽是一樣的東西,只是鏡片鍍上7層鍍膜。抗耀普遍比超級版好,色彩濃郁,也比較銳利。國外一般稱呼的時候,會用S-M-C當縮寫,避免與SMC版混淆。

因為後期版權問題,超級多層大姑媽必須改為SMC大姑媽,但那時候的Pentax不明原因大改鏡頭外觀,金屬對焦環改為橡膠,鏡片材料也有更動。不過這時期使用的鍍膜正是那驚天動地的SMC鍍膜,成像風格跟現代Pentax鏡頭一樣。

20mm f4.5:大姑媽的知名鏡頭之一,從中央到邊角的成像都非常好,全開光圈絕對可用,最近對焦更只有0.2m。
24mm f3.5:成像風格很現代的鏡頭,色彩濃郁而且銳利,很容易上手。
28mm f3.5:大姑媽廣角系列中最容易買到的,結構改過一次,口徑從58mm改為49mm,成像差異可以忽略。
35mm f2:大姑媽的名頭之一,結構也有改過,前期70mm口徑的版本有很特殊的味道,後期49mm口徑的則比較現代風格。
35mm f3.5:非常銳利的類餅乾鏡,在大陸被吹捧的很高,其實很普通。
50mm f1.4:超有名的鑭系玻璃標頭,發黃問題很嚴重,但是層次感極好。早期曾改過一次結構,但初代結構沒啥人用過。
50mm F4 Macro:大姑媽50微,超銳利的鏡頭。
55mm f1.8:f1.4那顆的廉價版,成像絕對不差,只是少了鑭系玻璃

135mm f2.5:大姑媽銘鏡之一,超銳利,色彩濃郁,散景滑順,要買請找後期的結構。
135mm f3.5:上面那顆的前身,要買請找早期的Sonnar結構。
这个是网上一个很有名气的台湾摄影家的看法,本人没有用过,但是我相信日本当时第一把交易的实力。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0 编辑 ]

100227230683ab09de76db6eaa.jpg (71.43 KB, 下载次数: 12)

100227230683ab09de76db6eaa.jpg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2:04 | 只看该作者
美能达(MD,MC)

这个目前市场有很大量常见的有

28 2.8  平价的的一个广角,很容易上手,变现中规中矩。

50/1.7(黄标,使用者很多,色彩略显清新,值得购买)这个版本有3种,建议买MC55口径的。

50/1.4   是7片5组的光学结构,MD 50/1.7是6片5组的光学结构。多了一片镜片不仅是50/1.4具有大半档的光圈和更强的通光能力,而且对成像的畸变有更好的修正,理论上比50/1.7更出色。

135 3.5 非常常见的美人头 很多副厂都生产这个版本的,但是还是拿原厂的比较好。

现在谈谈怎么识别美能达的老头



北美市场的产品在镜头标识中带有黄颜色的ROKKOR-X,也就是国内玩家所说的黄标头。这一标识从第二代 MC镜头开始采用,一直延续到第二代MD镜头时代。第三代MD镜头无论北美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的产品,镜头标识全部统一为Minolta MD。

而对应于北美市场二代MC到二代MD镜头的欧洲市场,镜头标识中只有一个白色的ROKKOR。举一个例子如:MINOLTA MD W.ROKKOR 28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这就是典型的欧洲版第二代MD时代的28mm镜头,而用来断定二代MD镜头的依据是其中的Ø49mm,这是第二代MD镜头才开始采用的标识信 息。包括北美市场的黄标头也是如此。

北美市场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后期出现了白色标识的ROKKOR-X,对于此类镜头坊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个人考证之后比较认同的说法是:那段时间 Minolta仓库里的黄油漆用光了,采买因为失恋闹情绪所以没有去买新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没办法只能改用了仓库里存量比较多的白油漆涂写这个重要的 ROKKOR-X标志。

至于说所谓的黄标镜头与非黄标镜头之间是不是存在成像上的差异,差异有多大。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不足为论。

典型的一代MD镜头标识为:MINOLTA LENS MADE IN JAPAN MD W.ROKKOR-X 1:2 f=28mm。标识中不再有产品序列号,序列号被改标在镜身上。

到了二代MD头,标识中的字样又发生了变化。如:MINOLTA MD ROKKOR-X 45mm 1:2. LENS MADE IN JAPAN Ø49mm。不但词语顺序发生了变化,内容也有所不同。

而三代MD头时最好辨认的,因为标识最简单。MINOLTA MD 50mm 1:1.4 JAPAN Ø49mm。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产品系列是CELTIC镜头。Cel镜头是Minolta在MC及MD镜头的生产序列中,为了兼顾当时的低收入用户设计开发的一个单 独的镜头品系。虽然有着同主流镜头相同的焦段设定和光圈设计,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售价,镜头多采用低成本材料或者低成本镀膜技术。至 于同主流镜头存在多大的差异,没有作过实际测试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本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Cel镜头既然能卖得很低价,自然有省钱的地方存在。



美能达定焦镜头的素质和性能比较稳定,焦段和光圈不同也不好比较,讨论下常见的三支手动变焦镜头:MD70-210/4 MICRO,MD35-70/3.5 MICRO,MD28-85/3.5-4.5 MICRO。这三枚美能达原厂手动MD镜头是美能达手动器材老用户应该很熟悉的,可以说是手动M家器材里不可错过的几支经典手动变焦MD镜头。据说它们的用料和设计生产运用了徕卡的技术,停产很多年了,只能在二手找到。它们的成像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需要再做太多的评价,如果是M家手动的铁杆用户,见到它们任何一个,收下就是了,它们除了M家镜头在强光和逆光下表现一般的通病之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达到专业水准。都是金属镜身,变焦和调焦环为塑料,相当结实小巧,微距功能非常好用,素质很高。片子锐利并且油润漂亮,色彩艳丽饱满,不管风光还是人像或者微距都适用。虽然它们不是顶级镜头,但完全可以做专业用途,如果你没有品牌偏见,如果你是M家的手动用户,拥有其中任何一支镜头都是值得高兴的。


我所指的老镜头都是手动的,目前爱国者哥窑系列的自动头只是支持索尼E口和加一个原厂的接环(大概是1200元)可以转接索尼MA口的自动头,这2种是自动对焦的。老镜头转接都是手动 但是支持A档和S档 比如你选择A档 老镜头上有光圈调节 你调节到F8,机器会默认一个速度给你。你只要对焦对准(这个爱国者哥窑的优势就出来了,他屏上有个峰值对焦提示,对焦准了 目标边缘会有大量红色(有红,黄色,白色三种自己选好)提示。然后按快门就行。还有放大7倍,14倍 的提示,熟练了 手动对焦很强大的。比传统意义的M档方便得多。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0 编辑 ]

1002272306316a712ecae10687.jpg (93.42 KB, 下载次数: 10)

1002272306316a712ecae10687.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2:19 | 只看该作者
這次來講蘇俄鏡頭,一般來說大家都很看不起蘇俄做的鏡頭,但其實俄鏡並不差。二戰結束後,俄國佬搜括了蔡司的設計圖紙、模具、甚至玻璃坯,所以蘇俄鏡頭嚴格來說可以算是蔡司的分支。(還有部份是抄萊卡的喔)

基本上蘇俄鏡頭鏡片用料實在,設計也很好,主要的麻煩是品管奇糟無比。同樣的鏡頭,每一顆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如果看到光圈環裝反,也不是太意外的事。
蘇俄鏡大部分都是非常便宜的鏡頭,有些限在還繼續在生產,成像也不差,是M42老鏡的入門好選擇。但是很大一部份可能是萊卡的M39
接環,只要加裝個M39轉M42的銀圈就行了。與真正的萊卡鏡不同,蘇俄M39鏡轉上M42,無限遠是毫無問題的。
順便來炒作一下二手價吧,基本上只要銀色的俄鏡,上面有打個紅色的「ㄇ」,那就是使用蔡司玻璃的好東西,要搶請快。
Jupiter-3 50mm f1.5:蔡司Opton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
Jupiter-8 50mm f2:蔡司Sonner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
Jupiter-9 85mm f2:蔡司Sonner人像鏡翻版,現在還有生產。
Jupiter-11 135mm f4:蔡司Sonner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
Jupiter-12 35mm f2.8:蔡司Biogon翻版,早期有蔡司玻璃,後鏡非常突出,無法轉接
MIR-1 37mm f2.8:俄國佬自行設計的得獎鏡頭,很常見
Helios-40 85mm f1.5:俄鏡中最有名氣的太陽神,價格已經飛天
Helios-44 58mm f2:有各種版本,都是蔡司Biotar翻版,很便宜。
Helios-77 50mm f1.8:蔡司Biotar翻版最後的變種,建議買44比較好
東德蔡司Carl Zeiss Jena基本上可以分為3個時代:白銀時代、斑馬時代,黑鐵時代。
白銀時代的鏡頭通體銀白色,鏡片沒有鍍膜,或只有一層鍍膜,反光為藍色,俗稱「藍眼睛」。這個時代的鏡頭全為無段光圈,以玻璃鍛冶的退火工藝取勝,不過請盡量選購編號400萬以內的鏡頭,玻璃品質更好。而手感方面,因為年代久遠,通常很多毛病。另外,由於配方的問題,鏡片變質的情況很常見,還會有氣泡。
白銀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35mm f2.8 Flektogon:常見廣角,沒用過
50mm f2.8 Tessar:很常見,成像比後期天塞好,不需要追求紅T,那時代的T鍍膜有等於無。
58mm f2.0 Biotar:雙高斯結構,成像超優,低反差高層次,高光捕捉為東蔡最強,數量不少。
135mm F4 Sonnar:偶爾會出現,成像非常好,算是經典鏡頭。
135mm F4 Triotar:上面那顆的cost-down版本,經常有。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1 编辑 ]

10022723068629f8d809c076ed.jpg (48.3 KB, 下载次数: 10)

10022723068629f8d809c076ed.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2:39 | 只看该作者
接下來是斑馬時代了
Carl Zeiss Jena斑馬時代,是指鏡身黑色,但對焦環卻是黑白相間的樣式。這時期是單膜鏡頭,但是已經沒有使用蔡司二戰時的那批傳奇玻璃了。大部分來說,暗部非常優秀,高光稍弱,色彩是一等一的好。不過實際上每個鏡頭的特性都不同,還是要看場合使用
35mm f2.8 Flektogon:據說跟白銀版沒啥差別。
50mm f1.8 Pancolar:赫赫有名的雙高斯標準鏡,很常見
135mm F4 Sonnar:聽說也是跟白銀版差不多。

Carl Zeiss Jena黑鐵時代,鏡身通體黑色,有A/M開關,轉接DSLR很方便,也是市場上最常出現的版本
這時期是東蔡M42頭最輝煌的時代,許多經典鏡頭都在這時出現。而且這時期正式引入T鍍膜前身的多層鍍膜,奠定了東蔡那華麗色彩的經典地位。
紅色MC是早期內銷東德,白色MC是後期外銷西方世界,基本上差異不大(但是有差)。早期因為跟西蔡的官司,外銷西方世界的會只寫上aus Jena,不會寫Carl Zeiss。
附帶一提,東蔡鏡頭後面常會寫著DDR,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縮寫。
黑鐵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20mm f2.8 Flektogon:裏三寶之一,M42時代最強廣角鏡之一,近拍0.19m,鑭系玻璃,全開絕對可用,變形控制極佳。不過價格飛天了,正常人不見得買的下手,包括小弟。
35mm f2.4 Flektogon:表三寶之首,東蔡最出名的全能鏡頭。名氣太響,不用多介紹。
50mm f2.8 Tessar:東蔡最可恥的一顆鏡頭,不是說很糟,但不像是蔡司拿的出手的東西。
50mm f1.8 Pancolar:表三寶之一,鑭系玻璃,華麗色彩的最佳代名詞。不過抗耀奇爛,要注意。
55mm f2.8 Macro Pancolar:只聞其名的謎之鏡頭。
80mm f1.8 Pancolar:裏三寶之首,M42時代頂級人像頭,熊的最愛,各項指標都超水準,偶爾會出現,價格也是在天位。
135mm F3.5 Sonnar:表三寶之一,最容易入手的三寶鏡,也是最適合入門的鏡頭。發色清雅,幾乎全能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2 编辑 ]

10030116438a73dbc480cbf002.jpg (50.48 KB, 下载次数: 13)

10030116438a73dbc480cbf002.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2:51 | 只看该作者
東德蔡司介紹完,輪到東德第二把交椅,Meyer/Pentacon 了
Meyer 鏡頭大略上可以分為4個時代:白銀時代、斑馬時代、寶塔時代、Pentacon時代。
白銀時代的鏡頭通體銀白色,鏡片跟蔡司一樣沒有鍍膜,或只有一層鍍膜,反光也是藍色。這個時代的鏡頭全為無段光圈,玻璃退火工藝略遜於蔡司。大部分鏡頭高光細節優秀,可以輕鬆拍出高調照片。
白銀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50mm F2.9 Trioplan:標頭,跟蔡司天塞不能比。
50mm F2.8 Primotar:cost-down 後的標頭,三片結構,錢太多才買吧。
50mm F3.5 Primotar-E:標頭cost-down以後再cost-down的版本,錢多也別買啦。
58mm F1.9 Primoplan:Meyer經典標準鏡頭,雙高斯,完全不輸蔡司的Biotar,
Meyer 斑馬時代 + 寶塔時代
Meyer後期的斑馬時代,跟東蔡一樣,都改為黑色鏡身,黑白紋路對焦環。後來斑馬時代結束,Meyer 被 Pentacon收購,Pentacon就沿用Meyer的所有結構,連外觀都照抄。當時鏡頭前方Pentacon的商標旁,會打上一個電波塔一樣的標誌,所以稱為寶塔時代。
這兩個時代的鏡頭,基本上光學性能和白銀時代相差不遠。雖然已經使用了單層鍍膜,但Meyer的鍍膜跟蔡司很難比,所以不太需要計較這方面。
斑馬及寶塔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30mm F3.5 Lydith:上面那顆的平民化版本,沒有光圈頂針,成像非常銳利,價錢不貴。
50mm F2.8 Domiplan:很常見的三片結構,超便宜,成像不好,縮到F8才像樣。
50mm F1.8 Oreston:Meyer 有名的雙高斯標準鏡頭,低反差高層次,傳世名作「勝利之吻」就是這顆拍出來的
135mm F2.8 Orestor:偶爾出現,成像很好,沒有光圈頂針,15片形狀奇特的光圈葉片,外號「蓮花寶座」,價格算中等。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2 编辑 ]

1.jpg (122.26 KB, 下载次数: 5)

1.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3:05 | 只看该作者
Pentacon 時代
進入了多層鍍膜時代後,Pentacon把鏡頭全部改為黑色,並針對有光圈頂針的鏡頭,安裝了轉接方便的A/M開關,正式進入Pentacon的時代。這時代的鏡頭似乎賣的很好,二手市場很常見,玩轉接的人也很愛用,是很理想的入門選擇。
不過相對於斑馬時代的Meyer鏡頭,Pentacon雖然使用了相同的結構,但是卻在看不見的地方cost-down,也就是鏡片用料。因此Pentacon後期的鏡頭,成像表現和原本的Meyer相去甚遠。雖然加上了多層鍍膜,但畢竟不是三大鍍膜那種水準,用處不大。
Pentacon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29mm F2.8:原Orestegon廣角結構,很不容易控制的鏡頭,但是拍出來味道很好。常見,不貴。
30mm F3.5:原Lydith廣角結構,還是一樣的銳利,又便宜。但因為cost-dowwn更兇了,所以變的很沒風格。無段光圈,沒有頂針。
50mm F1.8:原Oreston雙高斯結構,經常出現,價格合理,標頭中的標頭,低反差,很容易用。
50mm F1.4:文獻上有這顆,但從來沒見過,無法評論。
100mm F2.8:原Orestor結構,斑馬版一天到晚有,但後期版本就很少見
135mm F2.8 早期版:原來那顆Orestor「蓮花寶座」,好像沒賣多久就改版了,不太常見,算是cost-down比較少的鏡頭。
135mm F2.8 後期版:大cost-down版本,光圈葉片減少為6片。顏色異常濃郁,高光暗部都收的很快,但是銳利討喜,非常現代風格的鏡頭。
最后大家等待我的西德的介绍

亚西卡Y/C卡口镜头有YUS、DSB、ML的分别。ML=Mutiple Layer coating 多层镀膜,DSB是单层镀膜,YUS是Yashica US的省略,是在美国产的,也是单层镀膜,现早已停产。ML系列的质量比DSB系列的好得多,无论是外观制作还是成像质量.蔡司T* DISTAGON35/2.8、28/2.8(价格相对较低)和亚西卡ML系列的35/2.8、28/2.8两者外观十分相近,但镀膜明显不同, 蔡司T*镀膜名气大.确实不同凡响,望去一片黝黑,反光极小。ML镀膜反光稍大 .ML稍稍偏冷调, 而T*镀膜有些偏暖调.,其它的差别当然还有一些, 但它们的差别远没拍摄中的其它因素大, 无论从清晰度、色彩、畸变、分辨率来看都相当接近。蔡司T* DISTAGON35/2.8、28/2.8的二手价格在2600左右,亚西卡35/2.8、28/2.8在800元左右.雅西卡(YASHICA) ML 50mm/F1.4的标头……..网上对雅西卡的这个头评价很高啊!——“成像非常銳利鮮明,和Contax 50mm/f1.4是雙生鏡別人借來比對用的Contax50mm/1.4,實際拍攝成像不分軒輊,可說是窮人的Contax,這支也可能是Yashica自有鏡頭裏質素最佳的一支”“著名的YASHICA镜头,CARL ZEISS的同门兄弟,老玩家都清楚。这颗是ML版本的标头,YC口,网上评价与ZEISS T* 50/1.4不相上下,惟色彩Y头稍显混浊,但价格只有ZEISS 50/1.4的一半不到,性价比非常高……..全金属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2 编辑 ]

7.jpg (88.63 KB, 下载次数: 4)

7.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4: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该说说西德的系列了。我主要说说几家不常见的,蔡司,徕卡就不说了。
西德的产品可以说是顶级光学的代名词,除了蔡司,徕卡,「西施」的御三家:Schneider、Steinheil、Schacht。另外还有Enna 和 Isco 2家也是出手不凡。还有就是传说中出极品Rodenstock 和 Voigtlander。加上擁有天下第一 HFT 鍍膜的 Rollei。这些个你想拥有的话说明你中毒很深了,倾家荡产快了。在此我不会给大家介绍那些天价的产品 只是作个综合的描述。
西德的独立枭雄Rodenstock-罗顿斯克:
超过百年到的老厂,他们最著名的是出产的玻璃,超过蔡司的玻璃,这个厂主要是做大幅机的镜头 但是也出过几个135的镜头,全部斑马外观,他们的镜头结构是独立成一家的(我没搞懂)我没有用过任何一支 只是听说除了老镜头的耀光问题出现,别的无可挑剔,现在这个东西收藏的很多,价格比得上徕卡了我郁闷~~~30/2.8 50/1.9 50/2 135/3.5 大家看看那里能弄到!!
帝国的公主-- Enna
虽然说这个是个二流的厂,但是光学实力并非二流。产品分为白银和斑马2个时期,一般都是M42口
成像非常柔和,色调清雅。喜欢拍模特,人像的 应该拥有一支,尤其是喜欢高光人像的,绝配!!
焦段比较全,28的 35 50 85 90 100 135 200等 早起的结构Lithagon
后期结构 Ennalyt
Isco 其实是 Schneider 的子公司,但是他们的风格完全不同Isco 镜头成像非常冷,而且偏硬调。但這並不是說 Isco 不好,其实 Isco 的銳度惊人,鏡片用料也很好。外观绝对让人爱不释手。
常见的有50/ 1.8 /1.9 50/2.0外观非常漂亮,成像非常銳利。50/2.8 Westanar:外观一流,但实际上只是普通天塞。
御三家的 Schacht Schacht 鏡頭的特性是色彩浓郁,反差超大,喜愛濃郁發色跟銳利的朋友,一定會很欣賞。Schacht 鏡頭的散景也不差,拍出來的照片有很特殊的風格,算是自成一系。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2 编辑 ]

9.jpg (122.44 KB, 下载次数: 4)

9.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4:35 | 只看该作者
Schacht 鏡頭中,最有名的算是微距跟人像鏡頭了。不過 Schacht 鏡頭的鏡筒似乎不耐操,一般看到的品相都很殘破,所以只要鏡片完好,就已經算是值得收的。


35mm f2.8 Travegon:常見的廣角鏡,不是太貴。
35mm f3.5 Travenar:非常銳利的廣角鏡,全開已經爆銳。
35mm f3.5 Travegon:上面那顆的前身,白銀頭,超級銳利。
50mm f1.8 Travelon:異常稀有的標頭,沒玩過。
50mm f2.8 Travenar:就是天塞,Schacht最便宜的頭。
50mm f2.8 Macro-Travenar:這玩意就貴了,成像很好的天塞微距
Steinheil --海尔?我们的著名国有企业!!
Steinheil 最大的特色,便是每顆鏡頭都不惜血本,用上最好的玻璃材料,因此雖然結構簡單,也沒有多層鍍膜,但出來的色彩非常迷人,特別是藍色。成像通透細膩,弱光暗部有劇毒。一般來說反差偏高,抗耀普遍較差。

Steinheil 自己也知道,使用最頂級玻璃的鏡頭成本非常高,推出來的產品可能賣不好。所以 Steinheil 推出兩個系列,Q 開頭的為最高級材料,C 開頭的則為 cost down 版本。另外,Steinheil 所出的餅乾鏡系列,成像也都非常驚人
Steinheil C 系列鏡頭如下
35mm f4.5 Culmigon:類似 Schneider Radiogon 的簡單結構,晴天頭,色彩很好,很銳利。
35mm f3.5 Culmigon:上面那顆的後期版,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40mm f3.5 Cassaron:白銀餅乾鏡,變種 Triplet 結構,M42 40mm 裡面唯一可以跟東蔡那顆最強天塞拼的鏡頭。
50mm f2.8 Cassaron:黑鐵天塞鏡頭,成像略遜其他白銀版。
50mm f2.8 Cassarit:變種天塞,最常見的一顆 Steinheil 鏡頭,成像絕對不差。
50mm f2.8 Cassar S:白銀餅乾變種 Triplet,算是 Steinheil 這一大堆 50/2.8 裡面最好的,不過差異也不大。
50mm f2.8 Culminar:另一個變種天塞結構。
Steinheil Q 系列鏡頭如下:
35mm f2.8 Quinaron:極其稀有,至少能排進 M42 前五的廣角鏡,戰平東蔡 Flektogon 絕無問題。
55mm f1.9 Quinon:M42 最強標頭之一,也是小弟非常肖想的鏡頭。幾乎沒有缺點,白銀的比黑鐵的略好。
100mm f3.5 Quinar:Sonnar 結構人像鏡,絕對好物,價格飛天。
135mm f2.8 Quinar:非常重的長焦,做工很扎實,M42 最強 135 mm之一。小弟沒用過,但是某熊竟然有,令人不悅。
135mm f3.5 Quinar:上面那顆的輕量版,成像差不多,但是最近對焦變的爆遠
施耐德--Schneider-Kreuznach:
Schneider 的光學實力,絕對能和蔡司、徠卡平起平坐。而在 M42 的時代,Schneider 更是憑藉其優異的光學研發能力,在全世界大放異彩,成為西德鏡頭的高級鏡代表。

Schneider 最強的是層次感,高光暗部無一不精,每顆鏡頭的細節捕捉都能讓人大開眼界。散景方面,Schneider 鏡頭散景並不奶油,也不是雜亂的二線性散景,而是一種「凝而不化」的剛性表現手法。

Schneider 鏡頭共有 4 個時期,不過光學表現大同小異,只是外觀差異很大,大家看喜好收吧。第一時期是無段式光圈斑馬鏡,因為年代久遠,品相一般不是太好。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3 编辑 ]

11.jpg (87.96 KB, 下载次数: 5)

11.jpg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4:5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時期則是開發給西德 Wirgin Edixa 相機的特殊斑馬鏡,這是小弟最愛的版本,產量也豐富。光圈頂針是滾輪式設計,A/M 開關是精緻的鋼珠頭,景深表尺更是特別,總之就像個藝術品。

第三時期則是全黑鏡身,包覆一層皮革,手感更好,看來更為高級洗練,但少了之前的那些高科技特色。第四時期則是把外觀改為圓弧型,體積大為縮小,幾乎成為餅乾鏡,不過同時對焦環變得很窄
28mm f4 Curtagon:全開解析度已經非常嚇人的怪物,高光捕捉極強,最近對焦 0.28m,全能廣角鏡。
35mm f2.8 C-Curtagon:外型像放大機鏡頭的小東西,但是很重。全 M42 鏡頭中最強遠景鏡,立體感跟解析度非常變態,不過最近對焦 1m,近景是廢的。
35mm f2.8 Curtagon:上面那顆的中近景強化版,正常外觀。最近對焦 0.3m,成像風格類似 28mm 那顆,但遠景和 C-Curtagon 沒得比。
35mm f4 PA-Curtagon:M42 Schneider 最貴也最稀有的鏡頭,是顆移軸鏡,沒摸過。
35mm f4 Radiogon:廣角鏡早期版本,看過一次,不貴,但沒用過。
40mm f4.5 Jsogon:稀有白銀餅乾鏡,天塞結構,超銳利。後玉玻璃突出,裝後蓋都有可能刮傷。
50mm f2.8 Xenar:M42 最強天塞之一,銳利度和細節都是頂級表現,色彩很驚人。
50mm f2.8 Laudar:稀有白銀餅乾頭,收藏價值比較高。
50mm f1.9 Xenon:超級全能標頭,色彩及層次感都是超水準。除了抗耀並不是最好以外,可以輕鬆應付所有拍攝環境。
福伦达---Voigtlander
这个头大家现在常见到 但是一定要搞清楚的是 德福(原福)还是日福。日福我建议就不要去买了,没什么意思失去了福伦达的原味了,能拿到原福的一定拿下。眾神的珠戒:Voigtlaender Skoparex 35mm F3.4,傳世經典之一。这个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禄来--Rollei
这个现在也常见,看时西德的拿下,新加坡的考虑考虑,日本的禄来娜ROLLEINAR(这个还比不上美能达,柯尼卡,大姑妈呢)千万别去买。一般都为QBM口
最后介绍个极品很少见 我没见过,只是网上看到过介绍。
1966 年,Voigtlander 、Zeiss Ikon、Rollei 三位當世最強的光學巨人,合作推出了頂級相機「Icarex」。Icarex 的鏡頭雖然打上 Carl Zeiss 的名稱,但卻結合了 Voigtlander 長達 200 年屹立不搖的造鏡工藝、Zeiss Ikon 最頂級的玻璃胚和光學設計、還有 Rollei 的機械工程技術,更使用了電腦進行精密計算,可謂是當代最高的光學藝術品。更重要的是,三家光學名門以蔡司 T 鍍膜為基礎,合力開發出更勝 T 鍍膜的鍍膜技術,也就是未來的 Rollei HFT 鍍膜。這批 Icarex 鏡頭,便是搭載了新型的實驗性鍍膜,1970 年,Voigtlander 因為經營不善,併入 Zeiss Ikon。而在 1972 年,Zeiss Ikon 也退出舞台,整個 Icarex 系統,便由 Rollei 接手,成為 Rollei 新加坡廠生產的 Voigtlander VSL1 系統。這時鏡頭的結構也產生巨大改變,並實裝正式的 HFT 鍍膜。
Icarex TM 鏡頭只推出了 5 顆(BM 版本多 3 顆),但是顆顆精彩
25mm f4 Distagon:可以橫掃各大廣角鏡的魔王,目前二手價格比 Contax Distagon 25mm,還有 Distagon T* 25mm 還要貴至少 50%,一出現一定全世界瘋狂搶奪,實力完全不用多說。
35mm f3.4 Skoparex:Voigtlander 最令人稱道的「眾神的珠戒」結構,配上實驗性 HFT 鍍膜,以及蔡司退火 2 年的頂級玻璃,成像比原本的珠戒還要好。光是全開的邊角畫質,已經不是東蔡最強的 Flektogon 35mm 可比。
50mm f2.8 Tessar:M42 最強天塞,成像品質幾乎是 Planar 水準,擁有剃刀般的銳度。用過 Tessar 結構感到失望的朋友,試試這顆鏡頭,保證能體會到「百年鷹眼」可怕的地方。
50mm f1.8 Ultron:空前絕後的非對稱內凹式高斯結構,正五角光圈,人類光學歷史上僅此一顆。成像品質極為恐怖,散景二線性非常低,全開比別的標頭縮光圈還好,是 M42 中坐二望一的標頭之王。
135mm f4 Dynarex:古老的 Voigtlander 變種 Tele-Tessar 結構長焦,但是用上最好的玻璃及鍍膜,成像可以巴掉絕大多數的 Sonnar 結構 135mm 長焦鏡頭。
好了介绍完毕了,希望大家只是看看 要买的话还是要自己去做足功课。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4 编辑 ]

3891333383_3014842fc5.jpg (144.44 KB, 下载次数: 17)

3891333383_3014842fc5.jpg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2:55:05 | 只看该作者
20mm f2.8 Flektogon:裏三寶之一,M42時代最強廣角鏡之一,近拍0.19m,鑭系玻璃,全開絕對可用,變形控制極佳。不過價格飛天了,正常人不見得買的下手,包括小弟。
35mm f2.4 Flektogon:表三寶之首,東蔡最出名的全能鏡頭。名氣太響,不用多介紹。
50mm f2.8 Tessar:東蔡最可恥的一顆鏡頭,不是說很糟,但不像是蔡司拿的出手的東西。
50mm f1.8 Pancolar:表三寶之一,鑭系玻璃,華麗色彩的最佳代名詞。不過抗耀奇爛,要注意。
55mm f2.8 Macro Pancolar:只聞其名的謎之鏡頭。
80mm f1.8 Pancolar:裏三寶之首,M42時代頂級人像頭,熊的最愛,各項指標都超水準,偶爾會出現,價格也是在天位。
135mm F3.5 Sonnar:表三寶之一,最容易入手的三寶鏡,也是最適合入門的鏡頭。發色清雅,幾乎全能。
180mm F2.8 Sonnar:裏三寶之一,代號Olympia。1.3公斤重的怪物,成像極為優秀。小弟沒用過,但是某位路過的毒物似乎有 …


试试蔡司的小B(58F2)双高斯结构,旋转郊外。12叶片 出来的光晕美死了~~
135的就拿135mm F3.5 Sonnar:表三寶之一,最容易入手的三寶鏡,也是最適合入門的鏡頭。發色清雅,幾乎全能。别拿天塞结构的了。我自己很喜欢80F2.8,但是被炒高了!!都上2300+了。不如你入手个梅耶100 F2.8的,发色浓郁,高光捕捉很好、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4 编辑 ]

76da223dgw1dshxo2brbgj.jpg (41.15 KB, 下载次数: 11)

76da223dgw1dshxo2brbgj.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3:04:36 | 只看该作者
发完 收工
再次重申 文字同图片 都是转网上的


[ 本帖最后由 立花里子 于 2012-5-9 13:06 编辑 ]

7f9e9b4dgw1dskebwhi4pj.jpg (297.61 KB, 下载次数: 10)

7f9e9b4dgw1dskebwhi4pj.jpg

7f9e9b4dgw1dsjz83ezzej.jpg (161.4 KB, 下载次数: 9)

7f9e9b4dgw1dsjz83ezzej.jpg

7f9e9b4djw1dj9pf6qw41j.jpg (150.79 KB, 下载次数: 10)

7f9e9b4djw1dj9pf6qw41j.jpg
15
发表于 2012-5-9 13:11:30 | 只看该作者
无男主角, 无刺激.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3:1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angpin 于 2012-5-9 13:11 发表
无男主角, 无刺激.

咩叫男主角?

11a.jpg (37.07 KB, 下载次数: 3)

11a.jpg
17
发表于 2012-5-9 13:44:34 | 只看该作者
我系黎睇花院士的
18
发表于 2012-5-9 14:08:51 | 只看该作者
兴致勃勃看完前十行,耐心看完前二十行,然后就来回帖了

反正不是你写的没对不起你
19
发表于 2012-5-9 20:59:08 | 只看该作者
看图就好了。。看文字就米咯。
20
发表于 2012-5-11 08:57:29 | 只看该作者
睇晒D图,忽略晒D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5-1-7 19:34 , Processed in 0.05646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